近日,我院急危重症救治中心成功救治了一位病情极其危重复杂的患者。启动急危重症救治院内响应机制——开辟绿色通道,收诊重症监护病房,急诊科、内科、重症医学科专家迅速汇集,联合会诊开展抢救和治疗。中心静脉置管、重症超声检查和治疗、床旁血气分析、床边持续血液净化(CRRT)……救治现场有条不紊,无缝衔接、高效联动的急危重症救治能力,再次彰显了该中心过硬的专业实力、高效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对生命高度负责的人文关怀精神,为患者筑起了一道护佑生命的最强防线。
据急危重症救治中心主任邬艺渊介绍,患者为一名70岁淋巴瘤化疗期老大爷,同时还患有糖尿病、高血压、慢性支气管肺炎、肺气肿、肺纤维化、肺源性心脏病等多种疾病。发病当日,老大爷在家休息时突然出现心跳加快、呼吸衰竭、嘴唇发乌等症状,被老伴紧急送至市妇幼保健院。急危重症救治中心急诊医生接诊后,初步诊断为感染性休克、重症肺炎、呼吸衰竭、右心功能不全等,评估为极高危,随时面临生命危险。时间就是生命,抢救刻不容缓!急危重症救治中心立即启动了院内急救多学科响应机制。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救治下,患者仅仅在ICU治疗24小时后便脱离生命危险,随即被转移至内科普通病房进行后续的治疗与康复,5天后康复出院。
为全面提升危重症患者的综合救治能力,2024年我院创新将内科、急诊科、重症医学科三大核心科室整合成立了急危重症救治中心,打造全院“生命中枢”:除配备齐全的各种尖端医疗设备外,在就医流程上,急危重症救治中心通过集中收治模式,搭建“一站式服务”平台,减少转科、会诊流程,极大提升危重患者救治的及时性和安全性;在人员配备上,医院精锐云集,中心主任邬艺渊更是我市重症医学领域的“大咖”。2007年邬艺渊入职乐山市人民医院,成为该院首位重症医学临床医生。在他的带领下,乐山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成功创建四川省临床重点专科,川西片区重症医学中心。2024年,邬艺渊加入乐山市妇幼保健院,在医院的大力支持下,他带领团队组建急危重症救治中心,打造了一支专业技术过硬的重症队伍。
我院急危重症救治中心的成立,不仅极大增强了我市急危重症孕产妇和儿童的救治能力,也为乐山城区青江片区、通江片区的急危重症患者带来了福音,让他们就近便能得到高效科学的抢救治疗,有效提升了区域整体急危重症综合救治水平,为乐山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。
心肺复苏“黄金四分钟”
步骤一:确认状态、按压
若看到有人倒地,轻拍双肩,没有反应立即拨打120,并观察胸部、腹部是否有起伏,若没有起伏,立即进行心肺复苏。4分钟内开始心肺复苏,存活率可达50%。
具体操作的方法:
在两乳头中心位置,双手相扣,掌根着力,成年人垂直向下按压5~6厘米,每分钟100~120次/分钟。每按压30次,做人工呼吸2次。
步骤二:人工呼吸
一只手将患者额头下压,一只手将下巴上抬,以开放气道。清除患者口中异物,捏住鼻子,用嘴包住患者的嘴,快速将气体吹入,直到看到患者胸廓有微微起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