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您也经历过——
✓ 经期第一天瘫在床上怀疑人生✓ 吃布洛芬像吃糖却还是疼到哭
✓ 明明不冷却手脚冰凉像块铁
那么恭喜你→
读到这篇来自中医的“痛经破法”······
痛经核心在于“不通则痛”或“不荣则痛”。
常见症型
01气滞血瘀
经前/经期小腹胀痛拒按、经血有块、块下痛减;舌紫暗或有瘀点。
小腹冷痛、得热痛减、经色暗有块、怕冷;舌苔白。
经期/经后小腹隐痛、喜按、经色淡质稀、乏力;舌淡。
核心原则
调理冲盈气血。实证以通为主(行气活血、温经散瘀),虚证以养为主(益气养血)。
安全有效的自我调理方法(需辨证参考)
经前/经期保暖
尤其腹部、腰骶、足部。热水袋、暖宝宝热敷小腹(对寒凝血瘀型效果好)。
穴位按摩
三阴交(内踝尖上3寸,胫骨内侧后缘):按揉,调经止痛(各型通用);
合谷穴(手背虎口处):配合三阴交,有行气活血作用(气滞血瘀更适用,孕妇忌按合谷!);
子宫穴(下腹部,脐下4寸旁开3寸):可点揉;
艾灸(适合寒凝血瘀、气血虚弱);
关元穴、气海穴:温经散寒,补益元气;
八髎穴(骶骨区域):温煦下焦。
中医治疗优势
01辩证论治
根据体质类型针对性用药(汤剂、中成药),调整全身气血阴阳。
02周期调理
不仅在经期止痛,更在平时(经间期、经后期)调理体质,治本。
03外治法
针灸、艾灸、贴敷等效果显著。
本文作者
中医科简介
中医科是集医疗、教学、科研、预防保健和康复为一体的特色科室,开设有中医科门诊、针灸推拿门诊、中医康养馆等中医特色门诊。
我科乘承“守神求真,知行合一”的发展理念,以中医辨证施治为指导,中西医结合的临床诊疗模式。运用中药以及针灸、艾灸、推拿、拔罐、穴位埋线等中医药适宜技术,结合现代康复,建立了亚健康调理、妇女保健、孕前调理、产后康复、儿童保健、肌骨疼痛防治、中医减肥塑型的学科特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