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医生,手术不是结束了吗?怎么孩子还没出来?”
“不会出意外了不告诉我们吧??”
“医生——!!!”
医生:
在手术室门外,不少家长都有过这样的焦灼。
主刀医生明明告知“手术很顺利”,可望着紧闭的大门迟迟没有动静,不安又会悄悄爬上心头:娃儿到底咋了!
其实,此刻孩子正处在一个特殊的“安全中转站”——麻醉复苏室(Post-Anesthesia Care Unit,简称PACU)。
什么是麻醉复苏室
简单说,麻醉复苏室是患者从“手术状态”过渡到“安全清醒状态”的“缓冲带”。它是医院里一个配备了专业监测设备、急救仪器和药品的独立医疗单元,通常紧邻手术室,由麻醉科医生和麻醉护士主导管理。
手术结束后,患者不会立刻被送回病房,而是先进入这里,接受密集监测和专业照护。就像长途跋涉后需要一个舒适的驿站调整状态,这里就是帮助身体从麻醉和手术的“应激模式”中平稳过渡的地方,确保患者在脱离麻醉药物影响、身体机能恢复稳定前,能得到最及时的干预和保护。
为什么孩子在手术后还要在复苏室待会儿
对孩子来说,他们的身体就像一台精密却稚嫩的仪器,麻醉药物的代谢、手术创伤的恢复都需要更细致的“调试”。
手术结束时,麻醉的“后劲”可能还没完全过去,而复苏室的核心作用,就是应对这些术后初期的潜在风险:
1.呼吸功能的“精细监护”
麻醉药物(尤其是全身麻醉中使用的镇痛药、肌松药)可能抑制呼吸中枢,或让呼吸肌暂时“乏力”,导致呼吸频率过慢、潮气量不足,甚至出现舌后坠阻塞气道。
在复苏室,孩子会通过鼻导管、面罩等方式吸氧,医护人员会用血氧饱和度监测仪实时追踪血液中氧气的含量,用呼吸监测仪记录呼吸频率和深度。一旦发现呼吸减弱,会及时通过手法开放气道、辅助通气等方式干预,直到自主呼吸完全稳定。
2.循环系统的“动态调控”
手术中可能出现的少量失血、体液丢失,加上麻醉药物对血管的扩张作用,可能让孩子的血压、心率出现波动。
复苏室里,心电监护仪会24小时显示心率、心律和血压数值,医护人员会根据监测结果调整输液速度(补充晶体液或胶体液),必要时使用血管活性药物,确保循环功能稳定——既避免血压过低导致器官供血不足,也防止血压过高增加伤口出血风险。
3.意识与肌力的“逐步唤醒”
孩子从麻醉中苏醒的过程可能存在“躁动期”,比如迷糊哭闹、四肢乱动,这是因为大脑皮层尚未完全从抑制状态恢复,对身体的控制能力较弱。
这种状态下,孩子可能无意识地拉扯输液管、伤口敷料,甚至有坠床风险。同时,肌松药的残留可能让肌肉力量尚未完全恢复,无法自主抬头、咳嗽。复苏室医护人员会通过呼唤、轻拍等方式引导孩子清醒,观察其是否能配合简单指令(如“睁睁眼”“握握我的手”),直到意识清晰、肌力恢复,才能避免意外发生。
4.疼痛与不良反应的“及时处理”
术后伤口的疼痛会在麻醉药效减退后逐渐显现,而儿童对疼痛的耐受度较低,剧烈疼痛可能引发哭闹、心率加快、血压升高等应激反应。此外,部分孩子可能出现麻醉相关的恶心呕吐(尤其是腹腔镜手术、耳鼻喉手术后),若呕吐物误吸入气管,可能导致窒息或坠入性肺炎。复苏室会提前备好适合儿童的镇痛药和止吐药,根据孩子的情况给药,快速缓解不适,让他们在舒适的状态下等待回病房。
正因为孩子的身体对这些变化更敏感,复苏室的“多待一会儿”,其实是用专业守护换一份安心。
进入复苏室后,孩子会连接上各种监测仪器——心率、血压、血氧饱和度的数值在屏幕上实时跳动,就像身体的“晴雨表”;静脉输液通路会保持通畅,确保液体和药物能及时输送;如果是气管插管手术,拔管后会继续观察气道是否通畅,有无声音嘶哑、喉头水肿等情况。
医护人员会定时评估孩子的状态:每5-10分钟记录一次生命体征,每半小时检查一次意识清醒度、肌力恢复情况和伤口敷料是否干燥。如果孩子醒后哭闹,会通过安抚、玩具转移注意力等方式缓解情绪;如果出现寒战(麻醉后血管扩张导致体温下降引起),会用保温毯维持体温稳定。
当孩子达到“转出标准”——意识清醒、自主呼吸平稳(血氧饱和度≥95%且无需吸氧)、循环稳定(血压心率在正常范围)、肌力恢复(能自主活动肢体)、疼痛和恶心呕吐得到控制,麻醉医生会再次评估确认,之后才会通知家属,将孩子送回病房。这个过程短则半小时,长则几小时,完全取决于孩子的身体恢复节奏。
家长该做些什么
等待确实难熬,但请相信,复苏室里的每一分每一秒,都是为了孩子的安全。这时候,家属可以:
1.耐心等待
医护人员会在孩子符合转出标准后第一时间通知,频繁询问反而可能干扰工作节奏。
2.及时沟通
如果有孩子的特殊情况(比如过敏史、平时的作息习惯),可以提前告知门口的医护人员,帮助复苏室更好地照护。
3.调整心态
手术医生先出来,正说明手术环节已顺利完成,孩子在复苏室的“缓冲”,是为了以更平稳的状态回到你身边。
麻醉复苏室或许不常被人提起,却像一位沉默的守护者,用专业和细致,接住每一个从手术台上下来的生命,陪他们慢慢找回状态。所以,当手术结束后需要多等一会儿,请相信:这份等待,是为了更安全的重逢。
本文作者
麻醉科简介
麻醉科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,属医院一级临床科室。业务范畴涉及围术期麻醉管理,同时参与医院危急重症患者的急救复苏等工作。
主要开展项目:气管插管全身麻醉、椎管内麻醉、麻醉镇静监护、动脉穿刺术、深静脉置管术、术后镇痛、分娩镇痛、无痛人流、可视喉镜下困难气道插管、小儿麻醉及舒适化医疗等相关的临床麻醉技术。
科室拥有Dräger麻醉机、迈瑞WATO-65Pro电子化麻醉工作站、BeneVision N系列多参数监护仪、UE电子软镜、可视喉镜、动脉(静脉)穿刺测压装置、4k超高清奥林巴斯宫腹腔镜、超清Storz宫腹腔镜、爱尔博电外科工作站、美敦力无线超声刀系统、冷刀宫腔镜、视频教学系统及现代化层流手术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