咨询热线 /0833-6268111、13881395601

科室健康园地

【健康科普】娃儿突然不吃饭?有可能是这两个病作怪!

发布时间:2025-08-18 10:30:42    来源:宋佳    点击:15    【字体:

“妈妈,嘴巴疼!”孩子突然开始不吃饭,指着嘴巴哭闹。

张开嘴一看,喉咙里赫然冒出几个小水泡。作为家长,心头一紧:这是怎么回事?是上火?溃疡?还是更麻烦的手足口病?别慌!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两种让宝宝嘴巴长泡的“常见客”——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。

相似的“起点”:嘴巴里的泡

1.疱疹性咽峡炎

这是它的“主战场”!主要在口腔后部(咽峡部、软腭、扁桃体)出现灰白色小疱疹或溃疡,周围有红晕。这些疱疹破得快,形成溃疡后孩子会剧痛,拒绝吃喝、流口水、哭闹不安。突然高烧(39-40°C)也很常见,可能伴有头痛、肚子痛。

2.手足口病

虽然嘴巴里(舌头、颊粘膜、牙龈、硬腭)也会出现疱疹或溃疡,但它不局限于口腔。更典型的症状是手脚(尤其手掌、脚底)、屁股甚至膝盖、肘部出现斑丘疹或小水泡,疹子一般不痛不痒。发热通常不如疱疹性咽峡炎高,可能中低热,也可能不发热。(普通口腔溃疡通常单发、位置不定、一般不伴发热)

家长怎么办?护理是关键

这两种病都是病毒引起(主要是肠道病毒),没有特效药,属于自限性疾病(大部分1-2周自愈)。家长的核心任务是对症护理和密切观察:

1.缓解疼痛,保持水分

温凉流食/半流食:冰淇淋、冷藏酸奶、果泥、稀粥、汤面。避免热的、酸的、硬的、刺激性食物。

少量多次喂水/口服补液盐:防止脱水最重要!用勺子或滴管少量多次喂。

严重疼痛:医生可能开局部止痛药(如利多卡因凝胶)或适合儿童的止痛药(如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,遵医嘱)。

2.控制发热

体温高或孩子不舒服时,遵医嘱使用退热药(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)。物理降温不是首选,保证舒适即可。

3.充分休息 居家隔离

让孩子多休息,避免去幼儿园、学校或人多场所,至少隔离到症状消失后1周(尤其手足口病传染性强)。

密切观察,识别危险信号


出现以下情况,立即就医:
持续高热不退(如39°C以上超过3天,退烧药无效)。
精神差、嗜睡、烦躁不安、惊跳(易惊吓)。

呼吸急促、费力,面色苍白或发灰,四肢发凉。

频繁呕吐(无法进食进水)。

肢体抖动、无力或站立不稳。

脱水迹象(尿量明显减少、哭时无泪、眼窝凹陷、口唇干裂)。

预防大于治疗

勤洗手!勤洗手!勤洗手!(大人孩子都要,用肥皂/洗手液+流动水)。饭前便后、外出回家、换尿布后尤其重要。

注意卫生:不共用毛巾、餐具。玩具、常接触物品定期清洁消毒(含氯消毒剂有效)。

避免接触流行季节少去人群密集、空气不流通的场所。避免接触患病儿童。

接种疫苗手足口病疫苗(针对EV71型)可有效预防由该病毒引起的重症手足口病,建议6月龄-5岁儿童尽早接种(基础免疫2针)。注意:此疫苗不能预防疱疹性咽峡炎或其他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。

家长心语:孩子嘴巴长泡、发烧哭闹,家长没有不心疼的。理解这两种病的异同,掌握科学的护理方法,保持冷静观察,知道何时该就医,就能帮助孩子更平稳地度过这段不舒服的时期。记住,预防永远是最好的良药,把好“手卫生”这道关,是守护孩子健康的重要屏障!

提示:普通口腔溃疡通常单发、位置不定、一般不伴发热。如症状反复或难以判断,请及时咨询儿科医生。


本文作者

儿科简介

乐山市妇幼保健院(乐山市妇女儿童医院)儿科是乐山市医学重点专科(甲级),集儿童危急重症救治、疑难病症诊治、区县患儿转运及教学科研等能力为一体,承担着对我市11个区县的业务及技术指导。

科室配置有进口呼吸机、脑功能监测仪、CPAP无创呼吸机、肺功能仪、床旁彩超、床旁X光机、血气分析仪、心电监护仪、开放式抢救辐射台等急救设施设备。

开展儿科常见病及多发病的诊疗、哮喘的规范化诊疗、儿童脓毒性休克的诊疗、儿童呼吸衰竭的急救及诊疗等项目,率先在全市开展儿童常见病中西医联合治疗,如:小儿过敏性紫癜、小儿肾病等;将小儿推拿应用到儿童疾病治疗中,如:小儿夜啼、遗尿、感冒、腹泻、斜颈等,取得了较好的疗效。




版权所有 乐山市妇幼保健院 乐山市儿童专科医院 乐山市妇女儿童医院
医院地址:乐山市青江新区三苏路1333号和瑞晗路1199号 乘车路线:市内公交车1路、12路、22路、308路(乐山市妇女儿童医院站下车)医疗保健批准:川卫网审[2013]399

川公网安备 51110202000226号

蜀ICP备16006214号-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