立秋到啰,天气还是闷鼓鼓的,燥气也悄悄咪咪爬上来咯。
中医讲“春夏养阳,秋冬养阴”,这个时候,身体的能量正在“换挡”,准备给秋冬攒点本钱。
老辈子说的“贴秋膘”,动不动就是肥嘎嘎、大鱼大肉。放到现在?要不得!吃得油爆爆的,膘是贴起了,赘肉也跟到来喽!作为中医科的C位养生达人,今天就来摆一哈,啷个吃得巴适、吃得健康、还不得长胖!
立秋的身体在“说话”:你听懂没?
余热还在“耍赖皮”:白天太阳还是歪得很,耗气又伤津,嘴巴干、心头发慌是常事。
燥气当“霸王”啰:秋天燥得很,最伤肺!鼻子喉咙干、咳又咳不出痰、皮肤绷起、屙粑粑恼火,都是“燥娃儿”在搞事!
脾胃“遭不住”啰:夏天冰粉凉虾、西瓜吃的安逸,脾胃都遭整趴咯!这个时候,还紧到整油大?胀气、打嗝、吃不下饭跑不脱!
身体想“存钱”过冬:本能喊你多吃点,胃口可能变好,但要存的是“精气血”,不是“肥嘎嘎”!要科学地存!
中医教你吃“巴适”:滋养脾胃,膘不飙
立秋吃饭的要诀:清补 + 润养!选点平和、带点凉润、滋阴生津的好东西,顺便把趴下的脾胃扶起来,营养才好吸收!
1.头等大事:赶跑“燥娃儿”,润起
梨儿:生津润燥、清热化痰。生吃最下火,胃寒的人蒸熟吃或者煮梨儿水。
银耳:“平替版燕窝”,润肺养胃生津。银耳莲子羹,经典甜品。
百合:润肺安神,心头不烦。煮稀饭、炒菜都巴适。
莲藕:生的清热,熟的健脾开胃、养人。莲藕炖排骨是秋日滋补硬菜。
蜂蜜:润燥一把好手,温水兑来喝,但糖尿病人莫碰。
芝麻:补肝肾、润肠燥。撒点在稀饭、干饭或者酸奶上,香得很!
2.关键助攻:把脾胃扶起来,吸收好
温和暖胃选手:
山药:脾肺肾都照顾到的“暖男”,蒸、煮稀饭、煲汤都行。
莲子:补脾胃、安心神。煮稀饭、煲汤的常客。
芡实:健脾补肾。
小米:养胃的基础款,早上来一碗,胃头暖烘烘的。
南瓜:温中益气,纤维多,煮稀饭、做汤都安逸。
3.优质蛋白要跟上,肥油膘膘靠边站
“贴膘”新说法:贴的是精华营养,不是肥膘膘!
那些蛋白质“尖子生”:
鱼摆摆:鲫鱼、鲈鱼,肉嫩好消化,蛋白好脂肪少,清蒸最安逸!
嘎嘎:鸡嘎嘎、鸭嘎嘎。皮皮扯了!炖汤的油泡泡撇干净。
豆花豆浆:植物蛋白丰富,滋阴润燥不油腻。
蛋类:营养全面,煮蛋、蒸蛋羹,好消化。
黑名单预警:肥嘎嘎、内脏、油炸的、甜得齁人的点心!这些都是让你长膘膘的罪魁祸首!
一日三餐啷个搭?现成的防膘菜单来了
早饭:一碗热乎乎的山药小米粥 + 一个煮鸡蛋 + 几颗蒸红枣 → 唤醒脾胃,暖乎乎的开局!
晌午:小半碗糙米饭或杂粮饭 + 清蒸鲈鱼 + 清炒百合西芹 + 一碗冬瓜薏米汤 → 营养均衡,吃得饱又不怕胀!
加餐:一个梨儿或一小碗银耳羹 → 润个嘴,垫个底,莫吃多!
晚餐:一碗莲藕排骨汤 + 一份蒜蓉蒸南瓜 + 凉拌黑木耳 → 清淡好消化,肠胃没负担,睡得好!
喝的:白开水是大哥!
想喝点有味的?——
泡杯菊花枸杞茶
整杯蜂蜜柠檬水
煮点麦冬玉竹水
冰的饮料、浓茶咖啡——就莫贪嘴了!
立秋防膘重点!耳朵竖起来!
1.冷饮瓜果收手:西瓜、甜瓜这些凉的水果快收手!冷饮更是伤脾胃的杀手。
2.细嚼慢咽是王道:给脾胃留够时间干活!容易饱,不得胀憨!
3.有特殊情况的:必须听医生的!莫自作主张。
4.进补要悠到:莫一来就猛吃!让脾胃慢慢适应。吃来上火了?停油大,多喝温水!
5.动一动,更“活套”:散个步、打哈太极、练哈八段锦······动起来!气血通畅,吃下去的好东西才变成能量。
立秋养生,不是喊你忌嘴,是喊你吃聪明!
用当季的好食材,顺到身体的脾气,滋养得润润的、有精神,还不得圆滚滚。这个秋天,跟到中医的智慧走,秋膘莫乱贴,吃巴适,脾胃润燥稳起!健康、苗条、好心情,统统都来!
本文作者
中医科简介
中医科是集医疗、教学、科研、预防保健和康复为一体的特色科室,开设有中医科门诊、针灸推拿门诊、中医康养馆等中医特色门诊。
我科乘承“守神求真,知行合一”的发展理念,以中医辨证施治为指导,中西医结合的临床诊疗模式。运用中药以及针灸、艾灸、推拿、拔罐、穴位埋线等中医药适宜技术,结合现代康复,建立了亚健康调理、妇女保健、孕前调理、产后康复、儿童保健、肌骨疼痛防治、中医减肥塑型的学科特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