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为手术室护士,每次术前访视都会遇到患者提出的各种“灵魂拷问”:
“护士老师啊,我明天手术时能让我老婆在旁边看着不?这样我心里踏实点!”
“护士啊,快让我进去看看我儿子,他怎么还不出来!”
“护士啊······”
我们手术室作为医疗圈的“无菌结界”,这种要求实在是对咱无菌原则的挑战!今天就和大家聊聊手术室里的“隐形战争”——手术无菌原则。这可不是普通的“讲卫生”,而是关乎患者生命的硬核操作,也是我们手术室护士每天都在认真执行的“生存指南”!
手术室里的“无菌法阵”
人员“结界”:
工作人员进入手术室,第一步就是“改头换面”!
换上洗手衣、戴好帽子口罩,把头发、口鼻严严实实地包裹起来。别小看这一步,我们的头发、呼吸道可是藏着大量细菌的“窝点”,这样的防护就是为了防止它们“溜”进手术区域。而且,手术室里不同区域有不同的“准入规则”,就像给手术室划分了层层“结界”,为了保护核心手术区域的无菌环境。
器械“洗礼”:
手术区域“领地划分”:
手术台上,铺巾之后就形成了明确的“无菌区”和“有菌区”。
手术器械、敷料只能放在无菌区内,手术人员的手和器械也不能超出这个范围。就像在手术台上画了一个“魔法阵”,我们必须严格遵守规则,一旦“出圈”,就可能带来感染风险。
无菌原则为啥那么重要
空气中漂浮着大量细菌、灰尘,甚至我们身上的皮屑,都是潜在的“捣乱分子”。每台手术不仅和病灶斗争,也是和细菌的“生死竞速”。
真实临床工作中,当手术进行到关键时刻时,突然发现手术衣怀疑是被蹭到了非无菌区域;或者传递器械时,差点“越界”……这些瞬间,我们会立即按照‘被污染’流程处理。每一个疑似案例都可能引发严重问题,所以在手术室里,我们始终保持高度警惕,神经紧绷。
虽然不能围观手术,但家属的支持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实现~
例如:在术前充分沟通,详细了解手术过程和风险,消除因未知而产生的恐惧;与患者聊些趣事以缓解紧张情绪;准备好术后所需的护理用品;在手术期间于等候区耐心等待……
这些暖心举动比现场围观更有力量!各位朋友,现在你们明白为什么手术室要“拒人千里之外”了吧?
手术器械在进入手术室前,都要经历一场严格的“洗礼”!
高温高压灭菌、低温等离子灭菌……每一种方法都是为了让器械上的细菌“片甲不留”。而且,灭菌后的器械还要严格检查包装完整性,一旦包装破损,就相当于“防线失守”,必须重新灭菌。
这些器械就是咱的“武器”,只有保证它们的无菌,才能在手术中发挥最大作用。
本文作者
麻醉科简介
麻醉科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,属医院一级临床科室。业务范畴涉及围术期麻醉管理,同时参与医院危急重症患者的急救复苏等工作。
主要开展项目:气管插管全身麻醉、椎管内麻醉、麻醉镇静监护、动脉穿刺术、深静脉置管术、术后镇痛、分娩镇痛、无痛人流、可视喉镜下困难气道插管、小儿麻醉及舒适化医疗等相关的临床麻醉技术。
科室拥有Dräger麻醉机、迈瑞WATO-65Pro电子化麻醉工作站、BeneVision N系列多参数监护仪、E电子软镜、可视喉镜、动脉(静脉)穿刺测压装置、4k超高清奥林巴斯宫腹腔镜、超清Storz宫腹腔镜、爱尔博电外科工作站、美敦力无线超声刀系统、冷刀宫腔镜、视频教学系统及现代化层流手术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