流涕、咳嗽、发烧……它披着感冒的外衣悄悄入侵,却可能比感冒“恼火”得多!
它是病毒界的“影帝”,最擅长的就是上演“普通感冒”的戏码。它的真面目就是——呼吸道合胞病毒(RSV),对婴幼儿健康构成严重威胁,学会分辨,别让它的“演技”骗了你!
RSV 感染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,发病较为集中,它主要影响婴幼儿,特别是 2 岁以下的宝宝。据统计,全球每年约有 3300 万 5 岁以下儿童感染 RSV,其中约 300 万儿童需要住院治疗,是导致婴幼儿住院的首要原因之一。
RSV可通过呼吸道飞沫、气溶胶和密切接触传播,也可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。传染源为RSV感染者,包括有症状和无症状的感染者。
感染者咳嗽或打喷嚏时与之近距离接触,或与RSV感染者密切生活接触,如拥抱、共用餐具、杯子和玩具等,都有可能导致RSV感染RSV 感染主要影响婴幼儿的呼吸道,可引起毛细支气管炎和肺炎等疾病。对于年幼的婴儿,特别是早产儿、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或免疫系统较弱的儿童,RSV 感染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,甚至危及生命。
RSV 感染后的症状包括咳嗽、喘息、呼吸急促、发热等,症状与普通感冒有些相似,然而,对于年幼的宝宝来说,RSV 感染可能会导致更为严重的后果,如毛细支气管炎和肺炎。特别是对于早产儿、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或免疫系统较弱的婴幼儿,RSV 感染可能会危及生命。
那么,我们如何判断宝宝是否感染了 RSV 呢?
如果宝宝出现持续的咳嗽、呼吸急促、喘息、呼吸费力等症状,家长们就需要高度警惕了。此时,应及时带宝宝到医院就诊,进行相关的检查,如鼻咽拭子检测等,以明确诊断。
如何预防 RSV 感染呢?
首先我们要注意宝宝的个人卫生,勤洗手尤其是接触宝宝期间,其次,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,定期做好开窗通风。避免带宝宝去人员密集、空气不流通的场所。
大家更关心的是否有疫苗或者其他生物制剂能预防儿童RSV感染?是否存在不良反应?
现临床对于RSV的相关的单克隆抗体是一种长效、全人源单克隆抗体,用于预防新生儿和婴儿在出生后第1个RSV流行季节期间的RSV感染相关下呼吸道疾病。
RSV单克隆抗体只需要单剂次接种即可,保护期长达5个月。目前的研究显示,RSV单克隆抗体可减少婴儿RSV感染后就诊率、降低疾病的严重程度、降低住院率,主要用于预防6月龄以下婴儿RSV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。
总之,RSV 是婴幼儿健康的一个潜在威胁,家长们需要对此有足够的认识和重视。希望通过今天的内容,能够让更多的家长了解 RSV,做好预防工作,让宝宝们远离疾病的困扰。
本文作者
儿科简介
乐山市妇幼保健院(乐山市妇女儿童医院)儿科是乐山市医学重点专科(甲级),集儿童危急重症救治、疑难病症诊治、区县患儿转运及教学科研等能力为一体,承担着对我市11个区县的业务及技术指导。
科室配置有进口呼吸机、脑功能监测仪、CPAP无创呼吸机、肺功能仪、床旁彩超、床旁X光机、血气分析仪、心电监护仪、开放式抢救辐射台等急救设施设备。
开展儿科常见病及多发病的诊疗、哮喘的规范化诊疗、儿童脓毒性休克的诊疗、儿童呼吸衰竭的急救及诊疗等项目,率先在全市开展儿童常见病中西医联合治疗,如:小儿过敏性紫癜、小儿肾病等;将小儿推拿应用到儿童疾病治疗中,如:小儿夜啼、遗尿、感冒、腹泻、斜颈等,取得了较好的疗效。



